中宏網《信用會客廳》欄目近日組織專家圍繞“落實惠企便民重要舉措縱深推進‘信用代證’改革”主題召開專題交流研討會,凝聚智慧共識,助力改革沖刺。會議取得圓滿成功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》中“推進信用報告深度應用”的有關部署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公安部、國家數據局于2025年4月聯合印發《關于全面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區要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開展“信用代證”工作。
中宏網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研討會,與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并指出,“信用代證”改革是提升效率、優化服務、降低成本的重要舉措,核心就是讓信息多跑路,讓企業、群眾少跑腿,實現“一紙報告替代一摞證明”。當前正是攻堅沖刺的關鍵期,期待專家們的智慧碰撞,能夠為改革落地注入更強動能。
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麗群教授,中央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金鑫教授,沈陽市大數據管理中心(市信息中心、市信用中心)胡雪嬌副主任,天津市公共信用中心劉葉婷高級工程師,河南省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建設中心牛智慧工程師,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徐興華秘書長,天津市企業誠信協會王盟會長,應邀出席研討會并作主題發言。
研討會上,與會專家就“信用代證”改革的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。學界專家聚焦制度設計的優化完善,建議從制度銜接、平臺建設、場景覆蓋、服務優化、權益保障等多維度協同推進,強化組織保障與政策配套,探索制定相關管理條例。多位與會代表還分享了地方在拓展報告應用場景、推動區域互認、提升數據歸集規模等方面的實踐經驗。行業協會代表反映了企業與行業對加速全國互認、促進信用數據跨領域跨區域流通、深化信用報告在更多場景中應用以及加強政策服務的迫切期待。
專家一致認為,“信用代證”是一項便民、利企、促發展的政策,其順利落地和深化,需要各方凝聚共識、協同發力、務實推進。這不僅直接體現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惠企便民的宗旨,更是提升行政服務效能、優化營商環境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抓手,對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、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《信用會客廳》欄目旨在傳播信用體系建設知識,深度解析信用領域的研究成果,傳遞領域內的權威聲音,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為導向,貼近國家治理與信用創新前沿,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為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言獻策。
來源:信用中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