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8日,蘇州工業園區“朋輩陪伴,同心同行”課業輔導活動在吳淞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動。該項目由園區婦工委、總工會聯合發起,通過招募優秀高年級志愿者與“愛心媽媽”一起結對困境兒童,為其提供“課業輔導+成長陪伴”的雙重支持,也為園區“康乃馨”愛心媽媽品牌注入新活力。園區黨工委委員、組織部部長潘浩出席活動。
作為園區困境兒童關愛體系的深化實踐,此次課業輔導活動不僅是簡單的課業幫扶,更著眼于建立長期穩定的朋輩陪伴關系。在園區德閎高級中學、園區外國語學校、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支持下,首批招募的25名高年級學生志愿者將與低年級困境兒童結對,利用每周六上午的固定時間進行學業輔導和美術學習,同時也將成為孩子們可以傾訴與信賴的伙伴。
啟動儀式現場暖意融融,為愛心支持單位及愛心媽媽們頒發志愿服務證書,并向孩子們贈送由蘇州陽澄湖半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支持的“成長加油包”。一份份證書,見證了社會的溫情與擔當;一個個禮包,寄托了對孩子們未來的美好祝愿。
活動啟動當天,志愿者與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相互認識、結對分組,并共同填寫《學習成長檔案》,許下第一個共同成長的小目標,初步建立的信任與默契,為后續的常態化陪伴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“我們希望孩子不只專注學術,更要了解社會、參與公益。這與我們‘立己達人’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。”據蘇州工業園區德閎高級中學校長費建華介紹,該校學生通過自主報名與面試環節,最終有17名學生入選首批志愿者團隊。
來自德閎高中高三的盛宇康同學分享道:“我對數學很有信心,希望能幫助弟弟妹妹提升學業,也帶動他們更開朗、更自信。”他的同學王亦銘則因成長經歷而對幫扶活動深有感觸:“我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,深知陪伴的重要性。現在我希望盡己所能,為他們帶去一些溫暖與支持。”
園區外國語學校老師Sze Ying Sim表示,學校鼓勵學生“將學習延伸至課堂之外”,重視培養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。該校學生曾參與貴州鄉村幫扶等項目,此次也積極加入本地常態化志愿服務。
“愛心媽媽”杜仁芳是勝浦街道金苑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,她說:“這樣的結對幫助非常有意義,接下來我會持續關注結對兒童的生活與心理狀態,并積極鏈接社會資源,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持。”
隨著項目的正式啟動,“朋輩陪伴”課業輔導將步入常態化實施階段。園區將持續整合社會資源,完善幫扶機制,推動形成“學業支持+心靈陪伴”的雙重守護模式,讓更多困境兒童在溫暖陪伴中茁壯成長。
編輯/攝影 唐曉雯
2025年10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