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十月,金雞湖畔高朋滿座。10月15日,跨國生物醫藥企業座談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。輝瑞、強生、艾伯維、羅氏、阿斯利康、百時美施貴寶、禮來、武田、吉利德科學、勃林格殷格翰、安斯泰來、默克、愛施健、優時比、衛材等近50家頭部跨國生物醫藥企業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出席活動,與江蘇省、蘇州市及蘇州工業園區有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,共探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路徑。
這不僅是一場面對面的交流,更是一次在發展關鍵節點上的深度對話與戰略協同。會場內,務實的需求與精準的回應交織,創新的藍圖與堅定的承諾呼應,共同勾勒出生物醫藥產業更加開放、創新的未來圖景。
深耕布局,跨國巨頭與園區發展同頻共振
座談會上,多家企業分享回顧了與園區共同成長的歷程,并以真金白銀的持續投資投票,表達了對這片創新熱土的堅定信心。
輝瑞全球高級副總裁、中國區總裁彭振科(Jean-ChristophePointeau)指出,江蘇特別是蘇州已成為跨國藥企在華研發、生產與商業化的重要據點?!拔覀兤诖M一步擴大與本土企業的合作,共同推動科學創新發展”。
禮來中國高級副總裁陳小晶表示,禮來是首批入駐園區的跨國藥企之一,也是江蘇省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之一,去年10月再次宣布投入約2億美元用于產能升級,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。
羅氏診斷亞太生產和研發基地總經理藍凱瑞(GarretNolan)則透露,羅氏在園區的新項目是其在中國最大單筆投資,預計年產400余款產品,年產值達百億元?!拔覀儗μK州的信心,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投資上?!?/p>
生態協同,本土創新與全球智慧交織共舞
在跨國巨頭持續加碼的同時,園區本土孵化的創新力量也已嶄露頭角,成為全球醫藥版圖中不容忽視的“中國力量”。
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介紹,公司首款原創新藥“耐立克”已成功上市并納入醫保,今年7月第二款原創Bcl-2抑制劑利生妥?獲批,填補國產空白。公司還在園區牽頭成立“腫瘤新靶點及新藥發現集成原始創新聯合體”,推動“實驗室—企業—醫院”三位一體的創新閉環?!疤K州不僅是我們的生產基地,更是全球創新的策源地?!睏畲罂≌f。
如今,園區集聚超300家生物醫藥跨國企業、1500家本土創新公司、27家上市企業,累計上市新藥44款,累計獲得二、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超1900張,66個項目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支持,41款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通道。園區不僅是跨國企業全球戰略中不可或缺的研發制造、區域中心集聚地,也是本土企業創新發展的搖籃。園區產業生態從最初的“引進來”到國際發展、深度鏈接,從制造工廠到本土研發、創新策源,跨國企業與本土創新公司在新藥研發、AI制藥、細胞治療等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,一個富有活力的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。
本次座談會的外場活動同樣充實。嘉賓們不僅考察了昭示未來發展藍圖的園區展示中心,更走進火熱建設中的中新生命科學園,并與十家蘇州市重點醫院負責人面對面交流,共同推動創新成果與臨床需求的緊密對接。
制度創新,全產業鏈開放釋放發展動能
座談會上,企業代表們不僅匯報交流最新發展進展,也與省、市及園區主要領導和各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,直抒發展中遇到的“痛點”與“堵點”。
在這樣開放務實的氛圍中,企業關于產品創新、醫保商保、專利保護、協同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訴求,都得到了相關主管部門的現場回應與積極探討?!斑@場座談會真正說到了我們企業的心坎里。”一位參會企業代表感慨:“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,讓企業的聲音能夠被直接、清晰地聽見?!?/p>
日前,《中國(江蘇)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》及配套政策陸續出臺,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。禮來、羅氏、艾伯維等企業均表示,將積極借助政策東風,探索創新路徑。政策的持續優化,正轉化為企業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安全感和獲得感,激勵著它們將最前沿的技術和最高端的產能布局于此。
隨著“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試點”深入推進,園區正朝著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集群目標穩步邁進。這場座談會,不僅是政企對話的平臺,更是新一輪合作共贏的起點。正如輝瑞全球高級副總裁、中國區總裁彭振科所言:“我們將把信心轉化為行動,將愿景落地為成果。”
活動現場還啟動了“跨國生物醫藥企業全球創新合作伙伴計劃”,致力于更好地將政策機遇轉化為發展動能,加速構建國際領先的產業高地、創新高地,搭建溝通交流平臺,促進蘇州市以及工業園區與跨國生物醫藥企業開放創新合作,構建與全球創新網絡深度融合的生態,共同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。
在園區這片熱土上,跨國藥企與中國創新的故事,正在續寫更精彩的篇章。
編輯 唐曉雯
2025年10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