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,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將法治教育與心理團輔巧妙融合,推出“童聚一夏·法護成長”暑期未成年人法治素養提升項目,通過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之旅,讓規則意識扎根心底,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本能。
棋盤推演 寓教于樂識陷阱
“原來游戲里優惠充值可能是詐騙陷阱啊。”街道“司法+心理”團隊走進兆佳巷、湖東民眾聯絡所,圍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主題,通過精心設計的情景問答與“網絡陷阱闖關棋”,結合游戲充值詐騙等真實案例,為孩子們揭秘網絡詐騙背后的成因。孩子們在游戲推演中學習識別網絡風險,在模擬體驗中掌握防范技巧,提升了網絡風險識別能力和依法維權意識。
卡牌探秘 探索成長保護力量
“這3張卡牌讓我想到了被同學欺負時的無助,但我也找到了我的‘守護法器’——告訴老師、家長和警察叔叔。”在方洲民眾聯絡所的OH卡團體沙龍中,團輔老師借助OH卡探索法律對自我成長的保護性力量。通過呈現校園沖突等困境,引導青少年討論遇到的困難、壓力和無助感,鼓勵他們正確認識自己,勇敢地向身邊的守護力量正向求助,運用法律知識維護合法權益。
巧手繪法 筆墨之間銘規則
為精準落實“做中學、玩中護”理念,街道司法所精心策劃開展2場法治主題手工活動,邀請親子家庭共同參與,繪制獨具特色的“法治能量袋”。活動中,在老師巧妙引導下,青少年將課堂上學到的法律知識融入創意設計,用五彩畫筆在環保袋上生動展現110報警話術要點、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口訣、爭做守法公民宣言等內容。一個個普通的帆布袋變成了充滿法治意義的藝術品。“我要把這個‘能量袋’帶去學校,它不僅能裝書本,還能提醒我時刻遵守法律、明辨是非。”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這樣說道。
戶外實踐 安全地圖護成長
“這是居委會,這是警務室,這是超市,這是物業……如果遇到危險我可以到這些地方求助。”在街道司法所和時代上城北社區工作人員帶領下,青少年和家長走進社區警務室,共同學習防溺水、交通安全和反詐騙知識。活動中,通過實地尋找周邊可用的求助資源,結合“社會力量參與未成年人保護”原則,共同繪制出一份“我的安全地圖”。隨后,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,模擬被陌生人尾隨、同學欺凌等情境,引導孩子們按照“我的安全地圖”展開求助演練。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應對風險的能力,更加真切體會到“學會求助是聰明的自我保護”。
各社區充分整合暑托服務資源,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普法教育活動。師惠社區推出“園警說”交警安全教育課堂,通過現場演示和互動教學,幫助孩子們掌握交通安全知識;玲東社區邀請社區法律顧問開設專題講座,深入淺出地講解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,為孩子們撐起法治保護傘……
下一步,金雞湖街道將持續探索創新青少年普法形式,積極整合各領域社會資源,將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,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晴空。
編輯 金吉萱
2025年8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