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金雞湖畔,晨跑者戴著骨傳導耳機,在湖風與節奏明快的音樂中邁開腳步;通勤的白領對著車載語音助手輕聲下達指令,車機屏幕應聲亮起導航;家中的老人戴上定制助聽器,清晰地聽見孫輩奶聲奶氣的呼喚……音頻因其獨特屬性在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當下,“聽”正在成為一種風潮,并催生了“耳朵經濟”。在蘇州工業園區,“耳朵經濟”正以蓬勃之勢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縫隙,那些流動的聲音里,藏著產業崛起的密碼。
技術筑基:讓聲音“聽懂”生活
“嗨,奧迪,把副駕調成通風加按摩模式,空調設為22℃,再打開天窗。”駕駛員的一連串指令剛落,一汽奧迪Q6Le-tron搭載的語音助手便迅速回應:“空調已開啟,天窗已打開,副駕駛座位已調整。”這流暢的交互背后,是思必馳多年深耕的智能語音技術。
作為園區“耳朵經濟”的技術核心力量,思必馳以全鏈路智能語音語言交互技術、天琴語音助手以及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,為聲音賦予“理解能力”。其技術已深度應用于梅賽德斯-奔馳、比亞迪、路虎、上汽通用五菱等全球60多個汽車品牌的200多款量產車型,讓駕駛場景中的“動動嘴”替代“動手操作”,既提升效率,更保障安全。
不止于汽車,語音識別、語音喚醒技術正沿著智能家居、智能穿戴設備的脈絡延伸。當掃地機器人聽從“開始清掃”的指令啟動,當智能音箱播報天氣預報,這些場景的實現,都源于園區企業思必馳在技術土壤里播下的種子,讓萬物“有聲”,更讓聲音“懂你”。
硬件賦能:讓聲音“適配”場景
通勤路上,播客讓地鐵時光不再枯燥;健身時,動感的音樂成為最佳拍檔,生活中很多的“聽”場景都離不開耳機。從有線到無線,從頭戴式、入耳式到開放式,耳機行業技術不斷升級。
蘇州墨覺智能電子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戶園區,是蘇州索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旗下C端品牌子公司,專注于觸覺反饋與創新聲學領域,已獲評園區科技領軍人才項目。
面對不同場景痛點,比如在極限運動中傳統耳機易掉落,涉水場景下想暢快聽音樂等,這家耳機界的“新秀”繞開被壟斷的技術專利壁壘,以“最優解”為目標,將硬件創新與場景需求緊密綁定,先后推出四代骨傳導耳機。其母公司索邇科技憑借頂級觸覺系統技術,讓開放式音頻設備在不同場景中“各顯神通”,精準匹配不同“聽”的需求。“節奏大師”Terra防水性能高超,讓水下運動也能沉浸在高品質音樂里,還能記錄運動數據,并集心率監測預警、人工智能教練等功能于一身,為用戶帶來便捷體驗;Purra Run骨傳導耳機專為戶外而生,可陪伴用戶走遍全地形,從都市的喧囂到荒野的呼吸,適配各類嘈雜環境。如今,這些帶著園區印記的耳機已走進超25個國家和地區,成為各場景中聲音的“最佳載體”。
溫度加持:讓聲音“連接”心靈
想象一下,從喧鬧的咖啡館到風聲習習的公園,再回到寧靜的家,聽障人群的助聽器可以實現無縫切換,帶來清晰舒適的聆聽體驗,感受“聲音”最動人的溫度。作為全球知名的助聽器研發生產企業,斯達克聽力技術(蘇州)有限公司在園區搭建起聽障人群與世界的“聲音橋梁”,并通過尖端聽力科技優化用戶的聆聽感受。
斯達克的助聽器以卓越性能和出色音質著稱,通過精準的聽力檢測與個性化調校,將AI技術深度融入助聽器研發,不斷迭代優化,讓聽損人群可以隨時隨地捕捉生活中的細微聲響,雨滴敲窗的節奏、家人閑談的笑意、職場溝通的清晰指令……這些看似微小的聲音,卻是連接心靈的紐帶,讓曾經隔絕的世界重新變得鮮活。此外,其助聽器還內置傳感器,實時追蹤用戶身體活動數據和佩戴情況,一旦檢測到跌倒等異常情況,還能迅速向親友發送提示消息,更安全貼心。
在“耳朵經濟”的版圖里,企業不只是在生產設備,更是在傳遞溫暖。他們用技術修復聽覺的缺口,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擁抱聲音的世界。
從技術突破到硬件落地,從功能實現到情感連接,園區的“耳朵經濟”正沿著清晰的路徑生長。金雞湖畔,那些流動的聲音里,有代碼的邏輯,有設計的巧思,更有人性的溫度,這或許就是園區給出的答案,讓聲音不止于聲音,更成為驅動生活與產業向前的力量。
編輯 朱佳琪
2025年8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