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區通過定期舉辦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,傾聽居民聲音,快速響應需求,實施了一系列民生改善措施。這些舉措有效解決了居民的實際問題,提升了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,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2024年10月,在婁葑街道夏家橋社區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現場,有居民代表反映,小區門面房存在廢品回收雜物堵塞通道問題,不僅影響環境衛生,還存在消防隱患。
整改前
整改后
收到居民反饋后,夏家橋社區立即實地核查門面房經營情況,與商戶、居民深入溝通,并借助航拍技術精準鎖定隱患重點區域。隨后,社區與相關職能部門制定聯合執法方案,對違規堆放與私搭亂建進行了清理,恢復了區域通道暢通與環境整潔。為防止亂象返潮,社區進一步優化該區域功能,通過增設電瓶車充電棚、繪制安全主題墻體彩繪等,將昔日隱患突出之地,改造為兼具多項服務功能的惠民微空間。
2025年3月,在斜塘街道蓮韻社區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現場,有居民代表反映,小區電動自行車存量大,現有停車位無法滿足居民停車需求。
蓮韻社區新增約1500個電動自行車停車位
事項提出后,蓮韻社區迅速響應,組建由社區、物業及居民小組長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,通過實地調研研究解決方案。方案初步確定后,社區組織居民小組長發放調查問卷征求意見,征得了大部分居民的同意,項目隨即進入施工階段。歷經兩個月時間,社區完成了南樓道口58處綠化硬化改造工程,新增約1500個電動自行車停車位。此次改造不僅大幅緩解了停車難題,更切實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度與安全性。
2024年12月,唯亭街道古婁二村社區居民代表在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上反映,因缺少公共休息場所,部分居民私搭涼棚作為交流場所,既影響小區美觀,又存在安全隱患。
整改前
整改后
根據居民代表提出的問題,古婁二村社區多次召開會議,凝聚居民、物業、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,制定行動方案,并共同擬定了《戶外公共空間使用公約》。期間,社區深入摸排尋求潛在改造空間,聯動蘇州大學專業團隊設計改造方案,引入社會慈善力量解決資金問題,組建攻關團隊保障措施落實,發動社區志愿者參與空間管理,激活居民自治動能。最終,昔日雜亂的私搭涼棚被改造成規范美觀的共享空間,既消除了安全隱患,又滿足了居民的日常交流需求。
2025年5月,勝浦街道新盛花園社區居民代表在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上反映,小區垃圾分類實施效果欠佳,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有待提升。
針對居民提出的訴求,新盛花園社區精準施策,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。在設施優化上,社區升級垃圾房并配備高壓沖洗裝置,徹底解決垃圾滿溢難題。同時強化人員培訓,社區聯合物業每月組織垃圾分類分揀員開展專項培訓,提升實操能力。創新推行“網格員、樓棟長、物業人員”聯動模式,通過上門回收與宣傳督導,達成大件垃圾清運“零滯留”。社區還發動樓道長、黨員帶頭示范,帶動百余戶家庭積極參與宣傳,垃圾分類宣傳實現100%覆蓋。如今,小區垃圾分類率、準確率與居民滿意度均顯著提升,垃圾分類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。
2024年12月,在金雞湖街道鐘悅社區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現場,有居民向社區反映,海悅花園六區西側草坪存在車輛亂停現象,導致草坪受到一定程度破壞。
整改前
整改后
根據居民提出的事項問題,鐘悅社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,經了解,該區域為軌交5號線施工臨時交通疏解道路,因下方電力管線回遷尚未完成,強制施工恢復綠化將引發安全問題。為妥善化解問題,社區主動聯動軌交施工方、國家電網、綠化養護方等多部門協商,共同研究可行性方案。在多部門協同推進下,該區域于2025年4月全面完成綠化恢復工作,車輛違停問題也得到根本性解決,既為周邊居民打造了舒適的居住環境,也顯著提升了城市整體面貌。
編輯 沈姝婧
2025年8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