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金星苑社區北極星花園的公共休閑區,一把把歷經風雨的竹藤椅曾陪伴居民度過無數個晨昏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椅子逐漸出現破損,既影響美觀,又存在安全隱患。近日,金星苑社區黨總支聯合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黨支部開展“藤椅修復·共享溫情”志愿服務活動,通過黨建引領、黨建共建、能人帶動、居民共參與的模式,讓小區公共休閑區重新煥發活力,更編織出濃濃的鄰里情。
黨員先行,聚焦重點“微心愿”項目
“這些椅子老人孩子天天用,壞了既不安全又可惜,看著真揪心。”社區樂齡先鋒朱大叔在日常走訪中發現,小區涼亭、花園等處的10余把公共藤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裂、松散問題,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。他立即將這一情況反饋給社區黨組織。群眾事,無小事,社區黨組織高度重視,迅速響應,將“藤椅修復”列為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的重點“微心愿”項目,決心盡快為居民解決這件“身邊事”。
多方聯動,凝心聚力謀福祉
金星苑社區黨總支得知居民困擾后,迅速行動,通過發動小區物業、黨員先鋒、居民骨干等,對轄區內需要修繕的破舊藤椅進行全面登記,并主動對接黨建共建單位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黨支部。考慮到該公司擁有相對專業的技藝人才,雙方一拍即合,決定聯合開展“藤椅修復?共享溫情”志愿服務活動。社區還通過黨員群、居民群發布招募令,短短幾天就集結了3名黨員先鋒和7名志愿者。最后,以“黨建引領、黨建共建、能人帶動、居民參與”的模式,讓舊藤椅重獲新生。
共建共享,成果斐然獲好評
經過大家的辛勤勞動,原本搖搖晃晃、吱呀作響的老舊藤椅煥然一新,變得結實穩固,外觀也更加整潔美觀。志愿者們還將修繕好的藤椅整齊地擺放在小區的公共休息區域。居民們看到這一幕,紛紛豎起大拇指。“這些椅子修得太好了!以前想坐又怕不安全,現在好了,又能安心坐著和老鄰居們聊天乘涼了。”
斜塘街道金星苑社區積極探索“黨建引領+共建共治共享”社區治理模式,修復了公共設施,串聯起社區的治理力量。下一步,社區將成立"能人工坊",把公共設施維護納入長效管理,同時,將繼續聚焦居民關心的“關鍵小事”,整合更多資源參與社區微更新,共同締造更加和諧、舒適、美麗的幸福家園。
編輯 周子杰
2025年8月29日